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,豆腐生产也由原本的家庭小作坊模式,逐渐向机械化、自动化、标准化转变。
豆腐是一种营养丰富又历史悠远长久的食材,我国作为豆腐的发源地,制作和食用豆腐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。豆腐富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,以及人体所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,素有“植物肉”之美称,在中国,不分南北,不论老幼,都喜欢吃豆腐。
俗话说,“世上有三苦,撑船、打铁、磨豆腐”,豆腐虽然好吃,但制作却非常不易,从洗豆、浸豆、磨浆、滤浆、煮浆再到成型,要消耗大量时间,且格外耗费体力。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,豆腐生产也由原本的家庭小作坊模式,逐渐向机械化、自动化、标准化转变。
例如,有着“豆腐之乡”称号的云南石屏县,近年来围绕“小豆腐、大产业”发展目标,不断做强以豆腐为核心的特色绿色食品加工业。当地的一个企业自2017年通过ISO食品安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以来,始终致力于对厂房卫生、设施以及管理结构等进行系统改造和提升。目前,该公司豆腐的主要生产工序,如泡豆、粉碎、煮浆已经实现了自动化,豆腐生产效率不断提升。
安徽省黄山市南溪南村是当地远近闻名的“豆腐村”,早在南宋时期,南溪南村就已然浮现了豆腐作坊,豆腐制作至今仍然是该村的重点产业。但是豆腐制作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一直令人头疼。未解决这一问题,该村升级改造豆腐作坊硬件设施,将燃煤锅炉替换成“生物颗粒蒸汽发生器”,并将豆腐制作产生的污水纳入市政污水管网。
同样地,山东泰安肥城高新区的王西村近年来正在探索村企合作发展模式,在做优王西水塔豆腐皮特色产业上下功夫。王西水塔豆腐皮原本是家庭小作坊发展模式,后来当地政府充分的发挥统揽作用,将“小作坊”改造成现代化大车间。引进现代化生产设备,延长豆制品产业链,在王西水塔豆腐皮的基础上又开发了豆腐丝、豆腐干、内酯豆腐、豆浆等新产品。豆制品加工设施的迭代更新,在保证产品口感的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。
豆腐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,在消费市场上有着较大的需求量。当前许多地区正在立足资源禀赋、利用区位优势,全力发展豆腐产业,提升农民收入。对厂房、生产装备进行升级改造,不仅能提高豆腐生产能力、保障产品安全,同时也能促进豆腐向“大产业”目标迈进。